修改"同步服务器安装目录"/plugin/lua/_alert.lua文件名为alert.lua;
把ilocker解压到igdagent目录下,也就是启动ilocker的时候,是执行igdagent/bin/ilocker -g start (这个目录结构不能错,中间不能多一层目录,而且启动iLocker时一定要使用-g参数)。不过这一步还不需要启动iLocker,只需要放好目录就行。
conf/ilocker.conf的基本配置如下(要点a.去掉靠前面的一行“pass”项的"#"注释符;b.要对igdagent进程放开写权限;c.对要防护的目录(例子里是/var/www/dst)做deny防护:
pass
.....
,/usr/local/iguard5/igdagent/igdagent,,,/var/www/dst/,pass
,,,,/var/www/dst/*,deny
把正确的ilocker lib文件复制成ilocker.ko后,就可以执行igdagent/bin/ilocker -g start 了。以后如果往保护目录里非法地修改文件,igdagent/logs/ilocker.log日志里将会有记录;
重新启动igdagent服务,会看到启动的时候多了一行Alert lua plugin is loaded提示。这个是正常的,然后直接回车一下就好了。
在保护目录(例子里是/var/www/dst 目录)里做一些修改增加和删除的操作,控制台上就直接有提示了。如果是改了原有文件的,会触发恢复上传;
如果希望直接就拒绝这种非法的改,就把ilocker.conf配置里那一行pass注释掉:#pass,默认没写的话是拦截的模式,那就直接不能改了。
被篡改的文件会自动备份在igdagent/backup目录下;
重启同步服务。